成立历史背景
1, 华社服创始人致词:
— 王玲娟Jenny WANG, QSM女王服务勋章获得者
从1997年8月,几个华人新移民朋友在我家车库里首次聚会至今,弹指一挥十八载。回望来时路,从梦想到现实,一路风雨走过来,数以千计的新老移民们为之奋斗拼搏,曾经的辛苦或是过往的欢歌都已成为故事。。。
1994年11月19日,我们全家三口从中国移民到奥克兰。我和先生原都就职于政府部门,渐进不惑之年的我们生活还算舒适安逸。而移民后因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无法找到工作,只好身心疲惫地经营着一家外卖小店。那时的我常常夜不能寐地在黑暗中一遍遍问自己:我是谁?为什么在这儿?我来自哪里又去向何方?我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
1996年7月的一天,电视里正在播放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200米自由泳比赛颁奖仪式。当看到一位叫Danyon Loader的运动员站在金牌领奖台上,新西兰国旗随着优扬而庄严的国歌声冉冉升起时,我激动不已。平生第一次地,我为新西兰的胜利而流泪并为这位新西兰小伙子感到骄傲和自豪。那一刻,一种灵魂回归的感觉和心有所属的情愫令自己惊诧!忽然间意识到:在孤独地漂泊游曳在大洋孤岛上20个月后,流浪的心灵找到了自己的“家”。这突如其来的“顿悟”宣告了我心中那份“自我迷失和挣扎”的结束,仿佛在这短短几分钟里,我完成了“自我身份的重新认定”:我,不是一个匆匆过客的外来者,我是一个华裔新西兰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以这个新的身份迎接仍旧充满挑战的未来生活。这次偶然事件成为了我心路历程中永远的里程碑。感谢Danyon ,这位对我人生有着醍醐灌顶之功的人,是他改变了我生活轨迹,让我走出迷茫并令我心定神闲地认识到:新西兰是我家。
其实,我个人的经历代表了新西兰十几万华人移民都曾有过的心路历程。移民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国度是一次人生危机,定居过程不仅是物质生活环境的适应,更包括心理和精神上的调整和定位。在我看来,一个新移民大致需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来经历五个阶段:蜜月期;文化冲击(或称思乡迷茫期);自我重认;目标实现及人生自我完善,最初两三年最关键且尤为艰难。然而,要得重生必先浴火涅槃,要见彩虹必先经历风雨。
1997年,当我在MIT初级英语班学习时,华人新移民社区的状况是:
• 许多有小孩子的华人家长包括我自己及两个妹妹,大家对孩子学了英语忘了中文而忧心忡忡;
• 这期间,许多大陆新移民的父母也陆续来到奥克兰包括我的父母。大家的初衷是让老人在蓝天碧水的美丽环境中颐享天年,可由于语言文化障碍及交通问题等,他们过着与世隔离的孤独生活;
• 大部分新移民自身还挣扎在生存线上,比如英语不过关,文化冲击,没有社交场所,找工作屡遭拒绝,还要忍受来自各方面的冷落和歧视,虽然心里想着要融入社会但事实却被边缘化。无论打工还是创业者,大家都生活在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所以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教育和老人的文化生活。
• 另一方面,主流社区服务机构由于不了解新移民的处境也没有提供相应的定居服务。
对此,刚刚走出人生低谷的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义工,聚会在位于45 Sikkim Cres,Manukau我家车库里,开始了我们自救和助人的伟大壮举—-白手起家,在异国他乡成立一个为华人老人,青少年及新移民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的慈善机构。于是,“华人社区服务中心(简称:华社服)”诞生了,那是1998年9月9日。
十八春秋过去的如今,从车库里走出来的慈善事业已经在千百人的呵护下不断壮大。目前,华社服已经从一个非专业小社团成长为一家受新西兰政府支持的中型社会企业。更难能可贵的是华社服成为新西兰华人移民150年历史上唯一被政府审批合格的亚裔社区服务机构,还曾先后多次被授予优秀社区服务机构市长荣誉奖及被中国侨办评为优秀海外华文教育基地。从无到有,我们完成的是两个世纪华人之梦想,从小到大,我们展示的是中华文化积淀之价值。
18年来,华社服举办过无数次社区活动和服务过数十万人, 特别是协助华人新移民融入新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我本人也因此于2008新年,荣幸地获“女皇服务勋章-Queen’s Service Medal(QSM).”荣誉称号,并于同年4月,她接受了英女皇伊莉萨白二世的代表–新西兰总督Anand Satyanand爵士的授勋。
我真心地感谢所有给予华社服帮助的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政府部门和华人社团,感谢曾经为华社服工作过的职员和义工,感谢那些给予资助的商家和个人!特别要感谢伴我一路同行的创业团队成员:薛福熙,李旺,周爱光,陈矩强,张锦兰和汤凌云以及他们的家人和无数的你,我,他或她。。。感谢大家精诚团结共同努力,开创下这份造福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及其他族裔社区的基业。“华社服”常被人写成:“华社福”—-多么美丽吉祥的笔误。是的,她的确是我们社区的福份。
最后想对我的家人特别是老公和儿子说:亲爱的,如果没有你们在华社服成立之初的三年里,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全力资助以及十几年如一日的支持,也许就没有我及华社服的今天。大恩不言谢,此生有幸我感恩,来世还做一家人。
2, 华社服成立历史背景
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占人口总数15%左右的少数原住民毛利人外,其他人都是在不同时期从世界各地迁居而来的移民。其中,欧裔移民占人口80%左右。上世纪70 年代,为解决体力劳动者短缺的问题,新西兰从太平洋岛国引进了一批移民,目前,太平洋岛移民占总人口6.5%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 着新西兰经济体制的改变,政府开始接受大批来自亚洲地区的亚裔移民。目前,亚裔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6.6%左右。其中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 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其他亚洲地区的华人移民约占一半左右。
大批亚裔移民的引入,为新西兰社会,文化,经济技术和市场开发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大利 益。然而,由于政府还没有相应的移民安置政策,使得这些非英语背景的新移民难以安居立业和融入社会。特别地,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华人移民群体面临着双 重困难。到九十年代末,新移民家庭的定居及失业等问题逐渐暴露于当地社区。
1994年底,随着这股移民潮,王玲娟和家人从中国大连也移民到此并定居于奥克兰。从1997年中开始,面对当时广大华人新移民在定居过程中举步维艰的状态,正在大学进修英语的王女士开始筹划创建一个专业的慈善机构来帮助华人移民社区。 凭着满腔热情和不懈努力的精神,三年后,王玲娟和她精诚团结的义工团队的表现终于得到了当地社区的帮助和政府的支持。自1997~2000的近三年的时间里,办公地点是设在王玲娟家的车库内间隔出来的一个房间里。华社服的官方对外联络的电话和地址使用的是她家的私人电话及传真,比如,在第一份华社服法律注册文件里以及一些英文宣传文件中都 能看到如下最早的官方机构联络信息:
电话/传真:+64-9-263 7612, 电邮: immigran@pcnet.co.nz
地址: 45 Sikkim Crescent, Manukau, Auckland, New Zealand.
1998年8月18日。首次委员会年会就在如上地址的创始人王玲娟家车库里举行。这次车库会议意义非比寻常,因为作了几项指导未来发展方向的决议。如:
A,推选出首届华社服委员会主席及委员:
王玲娟(主席), 周爱光(财库长),陈矩强(秘书), 委员:薛福熙,李旺,张锦兰,汤凌云。
B,委任各部门义务负责人,他们是:老年部长:薛福熙, 青年部长:汤凌云,社会服务部长:陈矩强, 社区健康服务部长:张锦兰。
C, 华社服对外官方联络及办公地址在王玲娟家车库。
D, 全体委员共捐款$120并在ASB银行开设了首个银行账户。
E, 制定了相关财会制度,如,决定机构的账户运作不能使用现金和现金卡,而只能使用支票开销并必须有两人签字才能签发支票。被指定的两位签字人是:主席–王玲娟 和 财库长–周爱光。
F,通过了由主席起草的华社服机构发展纲领性,包括基本理念,宗旨,原则和规划等,这些基本理念仍然在指导着华社服的工作方向。其要点是:
• 华社服的服务人群:华人社区,特别是华人新移民。
• 华社服三项职责是:使华人长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华人儿童青少年在他们的二故乡建设更好未来; 使华人新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 华社服坚持的原则是:非政治,非宗教及非牟利的“三非”原则。
• 华社服的宗旨是:学习新西兰文化和传播中华文化。
如今,从车库里走出来的华社服不仅得到了华人社区的欢迎和尊重,也获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可并成为当地少数民族社区的模范NGO.
3,华社服标志徽的设计者—张贵华先生
1999年10月,美术教师张贵华先生为华社服义务设计了标志徽. 当时,张老师任东区文化学院美术教师,同时也是委员会委员之一。当委员会商量要征集设计标志徽但还苦于无经费可以付给设计者时,他主动请缨来义务地为他热爱的组织 设计标志徽,经过近一个月的苦苦思索,他共设计出三套方案。经委员会多次讨论以及张老师反复修改,最后定稿于现在的标志徽。张老师因为全家移民澳洲而离开 华社服。但他却留给了华社服一份厚重的礼物,留下了一片热爱同胞和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华社服要永远感谢